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4283天
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142个词条
01
最近,一篇“带娃睡中铺太心酸”的帖子引发热议。
帖主和丈夫带着孩子坐火车,从成都到天津,因为没买到下铺,原本计划上车后找列车长协调换到下铺,但因暑期客满未能成功。
她尝试与同车厢乘客协商调换,却屡遭拒绝——
先是遇到一个女生,因为恐高,没同意换铺。
接着他们走到另外一个下铺位,这个铺位旁的座位上坐着一个男生在打游戏,一问,正是铺位的主人。
男生因为只坐三个站,很爽快地让帖主带着孩子在自己的位置上躺着。
为了回礼,帖主在男生下车前,把带给朋友的珍珠手链送给了他。
好景不长,男生很快就下车了,新上来的是个女生,而女生因为腿刚做了手术,不方便换铺,帖主再次遭到了拒绝。
最后,她只能和孩子挤在狭窄的中铺过夜,感慨“这一刻太心酸了”。
没想到,评论区却炸了:
“没钱还矫情,全世界就该让着你是吧?”
“别人也是花钱买的下铺,你要换最起码要加钱吧,而不是就口头感谢啥的,别人拒绝了又暗戳戳道德绑架别人。”
“你喊一嗓子‘500块换下铺’有的是人跟你换。”
网友的愤怒不难理解——下铺是别人真金白银买的,你一句“带娃不方便”就想白占,凭什么?
作家亦舒曾说过:
“世上没有免费午餐,无论什么,总得付出代价。”
这世上最可悲的,不是穷,而是理直气壮地占便宜,还觉得自己委屈。
02
想起之前知乎上一个引发数千讨论的热帖,题主详述了自己和表姐长达十年的“借东西战争”。
表姐比题主大五岁,家境普通却格外爱攀比。从大学时期开始,她就养成了“借东西”的习惯——
起初是借题主的衣服穿,后来发展到护肤品、化妆品、包包,甚至连题主男友送的情人节礼物都要“借去拍照发朋友圈”。
最离谱的一次,题主托代购买到限量版口红,还没拆封就被表姐“借走”。
半年后题主结婚需要化妆,索要时才发现口红早已被用秃,表姐却满不在乎:“反正你都要结婚了,涂不涂有什么区别?”
去年题主咬牙买了副两千多的降噪耳机,表姐来家里做客时一眼相中:“我最近备考,正好需要安静环境。”
题主碍于情面勉强借出,结果半年后自己出差要用,连发三条微信才得到回复:“你这耳机音质一般啊,我男朋友说这个价位不如买XX牌。”
当题主明确表示要拿回耳机时,表姐突然翻脸:“你现在工资这么高,跟我计较一副耳机?当初要不是我爸妈借钱给你们家买房,你能有今天?”
原来在某些人心里,你的一切成就都该归功于他们当年的“恩情”,而他们永远有资格从你身上榨取更多。
这条知乎回答下有条高赞评论一针见血:
“这类人就像情感吸血鬼,吸干你之后还要嫌弃你的血不够甜。他们从不觉得自己在占便宜,只会觉得你给得不够多、不够快、不够心甘情愿。”
占便宜的人,永远有一套自洽的逻辑——
你条件好,帮帮我怎么了?
反正你也不用,给我不是正好?
这么点小事都计较,真小气!
他们从不会想:别人的资源也是努力换来的,凭什么为你买单?
03
心理学上有个词,叫“受助者特权”,说的是有些人一旦接受过帮助,就会把别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。
就像高铁上那些理直气壮要求换座的人,就像职场中把同事帮忙当成义务的巨婴。
占便宜的本质,不是穷,而是贪。
贪别人的时间、金钱、善意,还觉得天经地义。
网友@青禾说过一个故事:
她老家有个远房亲戚,每次聚餐都拖家带口来蹭饭,从不带礼物。
有一次,亲戚的孩子打碎了她收藏的手办,对方笑嘻嘻说:“小孩不懂事,你别计较。”
她忍无可忍:“赔3000,不然报警。”
亲戚当场翻脸:“有钱了不起啊?一点亲情都不顾!你在上海赚大钱还跟孩子计较?”
看,占便宜的人,最后都会变成“受害者”。
这种人的逻辑闭环永远成立:
你拒绝=你冷血
你索赔=你拜金
你反抗=你膨胀了
他们的字典里根本没有“界限”二字,只有“你的就是我的,我的还是我的”。
作家雾满拦江曾说:“所有关系失衡的起点,都是一方无节制地索取。”
朋友聚会永远逃单的人,最终会被踢出圈子;
职场中把同事当免费劳力的人,迟早被孤立;
连火车换铺都要白嫖的人,只会换来全网群嘲。
这个社会很公平——
你尊重规则,世界就对你温柔以待;
你总想占便宜,终会发现自己才是那个笑话。
真正的聪明人,从不把别人当傻子。他们懂得:
换铺可以,但主动补差价;
求助没问题,但别道德绑架;
受助是幸运,而非理所当然。
共勉。
炒股配资平台大全首选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