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视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。一旦脾虚,食物无法正常运化,营养吸收受阻,身体就会亮起红灯。
最明显的警报来自消化系统:腹胀、食欲不振挥之不去,恶心、呕吐时有发生;大便要么稀溏不成形,要么黏腻不爽,马桶都冲不干净。
健康意识提高本是好事,可如今却陷入“过度治疗”的漩涡:稍有脾虚迹象,人们便盲目进补,不惜重金购买昂贵保健品。然而盲目进补反成负担! 许多人补后胃胀反而加重,正是滋腻补药困阻脾胃气机、妨碍化的结果。
面对脾虚常伴的肝郁、肾虚、湿困等复杂局面,一个源自宋代名医钱乙《小儿药证直诀》的古方——异功散,有疏肝健脾、补肾祛湿不上火的功效。
人参(或党参):大补元气,改善脾虚导致的疲乏无力、食欲不振。
白术:健脾燥湿,增强脾胃运化功能,缓解腹胀、便溏。
茯苓:利水渗湿,帮助排出体内湿气,改善水肿、舌苔厚腻。
炙甘草:调和诸药,补益中气,让脾胃更“有劲”。
陈皮:关键的一味!理气健脾,防止补药过于滋腻,避免上火。
这五味药搭配,既能补脾,又能行气,特别适合脾虚+气滞的人群,既补得进去,又不会上火。
脾虚气滞:食欲差、容易腹胀、饭后困倦、大便不成形。
消化不良:吃一点就胀,嗳气、打嗝频繁。
小儿脾虚:挑食、厌食、容易腹泻、不长肉。
轻度湿气重:舌苔白腻、身体沉重、容易疲劳。
养生之道,贵在得法。 请在专业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尝试此方,结合规律作息、适度运动与情绪调节,让脾胃重获轻盈生机,气血自然充盈流转。
❖本文仅作知识分享,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,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。如有诊疗需要,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。
炒股配资平台大全首选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